DNA
RNA

发育生物学核心概念

第五部分:囊胚腔功能、卵裂机制、神经胚形成与器官诱导

24
全新精选题
100%
依据课程文档
6
知识模块
🔄 卵裂与囊胚形成
97. 卵裂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分裂周期短,几何级数增加细胞数目
早期卵裂只有S期和M期,没有生长期
胚胎总体积显著增大
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核质比渐大
正确答案:胚胎总体积显著增大
解析:文件指出卵裂的特点是分裂周期短,细胞数目几何级数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不变。
98. 囊胚腔(液)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为内卷和内陷细胞提供空间场所
防止上下层细胞间不成熟地过早接触
提供胚胎发育所需全部营养
囊胚液中钙离子含量低,有利于细胞内陷
正确答案:提供胚胎发育所需全部营养
解析:文件详细列出了囊胚腔的6个作用,但不包括提供胚胎发育所需全部营养。
99. 在哺乳动物囊胚中,内细胞团(ICM)的特点是:
将发育为滋养层
每个分裂球均能产生身体中任何细胞类型
不具有全能性
形成胎盘组织
正确答案:每个分裂球均能产生身体中任何细胞类型
解析:文件明确指出内细胞团中的每个分裂球均能产生身体中任何细胞类型,具有全能性。
100. 鸟类的盘状卵裂特点是:
前3次卵裂为纬线裂
形成实心球状囊胚
胚盘始终与卵黄相接
形成胚盘下腔后中央区变为暗区
正确答案:形成胚盘下腔后中央区变为明区
解析:文件说明鸡胚进入子宫后发生纬裂,形成胚盘,吸取液体后与卵黄分离形成胚盘下腔,使中央区透明成为明区。
🧬 卵裂机制与调控
101. MPF(促成熟因子)的组成是:
周期蛋白A和Cdc2激酶
周期蛋白B和Cdc2激酶
周期蛋白D和Cdk4
周期蛋白E和Cdk2
正确答案:周期蛋白B和Cdc2激酶
解析:文件明确说明MPF为细胞中蛋白周期B(cyclin B)和蛋白激酶(Cdc2激酶)的结合体。
102. 细胞静止因子(CSF)的主要功能是:
促进细胞分裂
使细胞分裂停止在M相
激活DNA复制
促进G1期向S期过渡
正确答案:使细胞分裂停止在M相
解析:文件指出CSF可使细胞分裂停止在M相,如蛙卵停止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M相。
103. 细胞周期中的G2/M检验点主要检查:
DNA是否损伤和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
DNA复制是否完成
营养条件是否适宜
染色体是否正确排列
正确答案:DNA是否损伤和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
解析:文件说明G2/M检验点是决定细胞一分为二的控制点,相关事件包括DNA是否损伤和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
104. 在卵裂周期调控中,cdc25磷酸酶的作用是:
促进cyclin B降解
使cdc2去磷酸化
抑制MPF活性
阻止DNA复制
正确答案:使cdc2去磷酸化
解析:文件指出cdc2的去磷酸化依赖于cdc25磷酸酶的出现,该酶为string基因的表达产物。
🧠 神经胚形成与分化
105. 初级神经胚形成是指:
神经嵴细胞迁移的过程
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形成中空神经管的过程
脑室形成的过程
神经元分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形成中空神经管的过程
解析:文件定义初级神经胚形成为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最终离开外胚层表面而形成中空的神经管的过程。
106. 神经嵴细胞不会分化为:
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元
肾上腺髓质细胞
表皮色素细胞
心肌细胞
正确答案:心肌细胞
解析:文件说明神经嵴细胞可分化为感觉、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中的色素细胞等,但不包括心肌细胞。
107. 在躯干神经嵴细胞迁移中,ventral migration pathway的细胞会分化为:
表皮色素细胞
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细胞
头部软骨
神经胶质细胞
正确答案: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细胞
解析:文件指出进入体节的ventral migration pathway细胞,有的在体节中形成背根神经节,有的穿越体节前半区分化为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细胞。
108. 体节中的生骨节细胞将分化为:
皮肤真皮
椎骨和肋骨
四肢肌肉
脊椎肌肉
正确答案:椎骨和肋骨
解析:文件说明中腹部的体节细胞构成生骨节,将来分化为椎骨软骨细胞,并最终分化为成体轴骨骼系统(椎骨、肋骨、软骨和韧带等)。
🫀 胚层分化与器官形成
109. 内胚层主要发育为:
神经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正确答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解析:文件明确指出内胚层发育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其相关腺体。
110. 在咽囊分化中,第二对咽囊发育为:
中耳听囊和咽鼓管
扁桃体
胸腺
甲状旁腺
正确答案:扁桃体
解析:文件详细说明咽囊的分化:第一对形成中耳听囊+咽鼓管,第二对形成扁桃体。
111. 侧板中胚层发育为:
体节
心脏、血管和体腔壁
肾脏
脊索
正确答案:心脏、血管和体腔壁
解析:文件指出侧板中胚层发育为心脏、血管、体腔壁和除肌肉以外的四肢所有中胚层。
112. 血管系统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间充质细胞形成血岛
血岛周围细胞形成血管
血管出芽生长和融合
神经嵴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
正确答案:神经嵴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
解析:文件说明血管形成过程包括间充质形成血岛、血岛周围细胞形成血管、血管出芽生长和相邻血管融合,但不涉及神经嵴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
🔗 胚胎诱导与相互作用
113. 初级胚胎诱导是指:
中胚层的形成过程
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组织
器官原基的形成
体节的分化
正确答案: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组织
解析:文件明确定义初级胚胎诱导为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的过程(神经诱导)。
114. 在唾液腺发育中,间质和上皮的相互作用属于:
容许的相互作用
指令的相互作用
营养性相互作用
抑制性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指令的相互作用
解析:文件中的实验表明唾液腺间质对于唾液腺的形态发生起指令性作用。
115. 反应组织的"感受性"是指:
细胞分裂速度
组织对特定刺激以特异方式产生反应的能力
细胞迁移能力
基因表达水平
正确答案:组织对特定刺激以特异方式产生反应的能力
解析:文件定义感受性为组织对一种特定刺激以一种特异方式产生反应的能力。
116. 自动神经化是指:
在诱导组织存在下形成神经组织
在没有诱导组织情况下外胚层出现神经化
神经管自动闭合的过程
神经元自主分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在没有诱导组织情况下外胚层出现神经化
解析:文件定义自动神经化为在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诱导活性的化学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外植块出现神经化的现象。
🔍 发育机制与调控
117. 在果蝇前后轴形成中,bicoid基因的功能是:
提供P-A轴形态素浓度梯度
提供A-P轴形态素浓度梯度
控制末端结构形成
调控背腹轴形成
正确答案:提供A-P轴形态素浓度梯度
解析:文件指出bicoid基因提供A-P轴形态素浓度梯度,其mRNA定位在胚胎前端,形成前高后低的浓度梯度。
118. 同源异型选择者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最早沿A-P轴表达
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副体节
决定产生哪一类的体节
决定体节边界
正确答案:决定产生哪一类的体节
解析:文件说明同源异型选择者基因是体节决定基因,决定产生哪一类的体节(如前胸部、中胸部、后胸部)。
119. 在PI信号传导系统中,DAG的主要作用是:
刺激Ca++从内质网释放
激活皮层颗粒反应
在Ca++参与下激活PKC
促进DNA复制
正确答案:在Ca++参与下激活PKC
解析:文件指出DAG在Ca++的参与下,与胞浆来的PKC结合,激活PKC。
120. 在脊椎动物胚轴形成中,左右不对称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是:
BMP和Wnt
FGF和Hedgehog
Nodal和Pitx2
Notch和Delta
正确答案:Nodal和Pitx2
解析:文件指出中轴体化因子Nodal和Pitx2调控左右不对称发育,其中Nodal在左侧表达,Pitx2决定心脏弯曲和肠盘绕方向。